玄烨端坐在龙椅正中,俯视着偌大泛着华光的冰冷殿堂,盘旋在金色柱子上的金龙,目光不悲不喜的看着殿堂内的所有人。
他出生的这个朝代,从来没有安宁过,自他登基开始,也许已经数不清楚有多少次这样的场景出现了,可是每一次他都记得很清楚,十四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二十数次可大可小的战争,每一次的战争他都仔仔细细的记录着,有多少人从自己的国家里出去了,而回来的又有多少人。
每一次的战役,在史书上被人夸大了多少,是多么庞大的胜利,可是他很清楚,那并不是胜利。
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出去了就再也没能够回来,但是他是皇帝,他对那些鲜血,对那些牺牲不能够有一点点的悲痛,只能够让自己慢慢的平静下来,然后慢慢的开口:“此次战役得胜归来诸位战士功不可没,朕甚感欣慰……”
此时,玄烨冷眼看了看底下站着的人,声音带着几分冰冷:“北部有敌军来犯,可我朝中竟找不出一个可以带兵剿敌的人么?何时我朝竟然沦落至只能任外界欺负的境地?!”
听到圣上发怒,底下的人慌慌张张的跪成一片,连声道:“臣等最该万死,往陛下恕罪,臣等最该万死,望陛下恕罪。”
“既然最该万死,又何来恕罪之说?!朕要你们这些朝中众臣可不是为了跪在地上好看的!”底下的人瑟缩着,将身子伏的更低了些,依旧没有人言语。
底下跪着的左相左右看了看,上前一步,朗声道:“陛下,臣有本要奏。”
“说。”
“若说最合适的人选,温将军当之无愧,温将军随温老征战沙场数十载,立过战功无数,其人英勇果敢,武艺超凡,实在是最合适的不二人选啊……”左相捏了捏刻意蓄起的胡须慢慢的说道。
一旁的温少宇斜睨了他一眼,急忙上前一步,端正的跪下说道:“禀告陛下,若是旁日,臣定当万死不辞,立刻赶往北境为陛下分忧解难。可是最近臣下心有所累,有了后顾之忧,实在是担当不起如此重任啊。”
“哦?温将军不放说说看究竟是为何事忧心,说不准倒能够为温将军出出主意。”玄烨唇边泛起一抹冷笑,温少宇接下来的话他怎能够不知晓,无非是想让自己放了贤妃温如罢了,这温家的这点小心思,还真是……
果不其然温少宇果然开口接道:“只因小妹温如被奸人所害,深陷冷宫。自父亲死于沙场,我娘亲也随之而去,如今我便只剩下了这一个一母同胞的妹妹,整日里担忧着吾妹的安危实在是……望陛下恕罪!”
“温将军的意思是朕以及朕的国土都比不过你的小妹?!你是她兄长没错,可是,你更是我朝的将军!朕若是下旨非要你领兵出征呢?难不成你要抗旨不成?!”玄烨唇角慢慢的勾起一丝嘲讽,伸手摩擦了一下手上套着的白玉扳指,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,每当心情烦躁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便会做的小动作。
温少宇慌忙的跪下,不住的扣着头,口中声声道:“陛下恕罪,臣自然不敢,只是臣担心因臣的家事导致臣所指挥的军队败仗而归,请陛下恕罪,臣万万不敢担此重任。”
玄烨将那抹嘲讽从脸上消去,装出一副正经的模样,仰起头看着底下的一群人,淡淡的说道:“既然温将军是因放心不下温如而无心与敌作战,那朕便将贤妃温如好生照料着,让她在她的昌安宫内等你回来,温将军你看这样如何?!”
温少宇将头垂的更低了些,嘴角扬起一抹得逞的笑,不管温如在后宫之中闯下多大的祸事,只要自己依旧是手握重权的那个温少宇,便什么也都能够解决了。思及此,他重重的朝下叩了几个响头,声音郑重的道:“若是如此的话,臣愿带领臣麾下十万将士前往北境,抵抗敌军。臣定不辱使命,不得胜便绝不回朝!”
玄烨朝后动了动身子,看着地上跪成一片状似对他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的人,其实又有几个真心的为我朝着想。玄烨轻轻的转了转手指上白玉扳指,笑容模糊:“那便有劳将军了,朕便在这儿等着温将军凯旋归来了……”
前些年,你们欺我年幼,如今又仗着自己手握重兵,嚣张跋扈的快要踩在朕的头顶了,你说,朕怎么可能容得下你……